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手机论坛 >  >> 
华东师大深耕听力语言康复40年,行业仍缺专才约10万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3-07-27 16:36:16


(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戴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唯一被授予“40年贡献奖”的高校。据悉,该奖项表彰华东师大在推动听力语言残疾人士的精准康复、职前职后专业人才的培养、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和专业创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今年暑假,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三年级本科生李厚毅带着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赴武汉参加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作为一名双耳人工耳蜗植入者,李厚毅以自身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统的观测指标和实验流程,探究“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成年后再植入对侧”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这个融入了亲身体验的研究,让以往临床中遇到的诸多疑问有了新的答案。

2004年华东师大设立了中国大陆“首个言语听觉科学”专业,这给4岁的李厚毅带来希望——尽管植入人工耳蜗,先天弱听的他仍无法说出话来。在华东师大言听实践基地幼儿园接受了9个月的康复训练,李厚毅开始了学习“说话”的漫长过程,此后他也得到基地长期的康复支持。

“黄昭鸣教授、刘巧云老师、万勤老师、他们都曾鼓励我帮助我,让我从无声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张开口,清晰地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人……”2020年9月,李厚毅考取了华东师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这是该校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

近2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先后获批“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硕、博士点,成立国内第一个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创建国内第一个教育康复学专业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殊儿童言语康复研究及实践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纯音测听虚拟仿真实验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截至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已培养千余名高水平、复合型的听力语言康复紧缺人才,对万余名患儿提供言听康复咨询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系主任刘巧云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有言语听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2亿,目前在该领域尚缺乏至少10余万的康复专业人才。

这个充满了爱与奇迹的行业,近年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和李厚毅一同参加学术会议的博士生周爱然,是从日语专业“转行”到康复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她说,自从接触了言语语言与听力康复,就很想坚持下去。

“通过我们设计的系统性康复,小朋友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后,就从默不作声发展到能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家长们也从焦虑无助变得阳光积极,在与他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奇迹般的变化,我们感到无比满足。”周爱然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